hse安全管理系统-ehs系统-化工安全系统-hse培训咨询-寓图咨询 ehs观点 新闻中心

风险分级管控评估及持续改进

时间:2023-12-19作者:admin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本市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的通知》,企业应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步骤如下:

1)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

2)风险辨识:确定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3)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并对所有风险做出定量评估。依据各评估方法的风险可容许要求,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内容。

4)风险控制: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制定控制措施,评审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确认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5)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高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对中、低风险进行适度的管控,确保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

6)风险监控和控制:建立风险监控和控制机制,及时跟踪和控制各类风险。可以通过设置预警指标、定期巡检、监控系统等手段,发现和控制风险的变化和演变。

7)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审查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可以通过风险演练、经验总结、培训和技术更新等方式,不断提升风险管控的水平和效果。

风险评估.png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评估及持续改进,组织可以在有限的资源和成本下,针对性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对危险源特性掌握,辨识对象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和综合管理四大类,掌握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常用的方法LEC、LS、RAM,注意是风险评估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风险管控策划应遵循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按照“消除、替代、消减、隔离及管理控制”的优先顺序,按“有效性、可靠性、最低合理可行”原则,实行分级控制。风控控制常用工具:PTW、JSA、PHA方法,最终形成危害辨识清单,对每个风险点进行风险管控。同时,也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和威胁。


. Powered by Z-Blog